top

定了!中共中央、国务院:到2027年,农机装备补短板要取得阶段性成效!

2025.04.10 29

中共中央、国务院近日印发《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(2024—2035年)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提出加快农业强国建设的路线图和施工图。

《规划》明确,到2027年,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明显进展

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,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。稳产保供能力巩固提升,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.4万亿斤,重要农产品保持合理自给水平。农业科技装备支撑持续强化,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突破,育种攻关取得显著进展,农机装备补短板取得阶段性成效。到2035年,我国农业强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。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,农业现代化基本实现;到本世纪中叶,农业强国全面建成。乡村全面振兴,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实现。

《规划》提出,推进农机装备全程全面升级

加强大型高端智能农机、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等农机装备和关键零部件研发应用,加快实现国产农机装备全面支撑农业高质高效发展。推进老旧农机报废更新,优化农机装备结构。打造重要农机装备产业集群,建立上下游稳定配套、工程电子等领域相关企业协同参与的产业格局。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,推动农机装备研发制造、熟化定型、推广应用衔接贯通,实现种养加全链条高性能农机装备应用全覆盖。

促进数字技术与现代农业全面融合

建立健全天空地一体化农业观测网络,完善农业农村统计调查监测体系,建设全领域覆盖、多层级联通的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,健全涉农数据开发利用机制。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智慧农业技术,健全智慧农业标准体系,释放农业农村数字生产力。实施智慧农业建设工程,推动规模化农场(牧场、渔场)数字化升级,培育链条完整、协同联动的智慧农业集群。

同时,在其他有关农机的内容方面,《规划》还提出,积极培育和推广糖料蔗良种,加快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。健全粮食和食物节约长效机制,推进粮食播种、收获、储运、加工、消费等全链条全环节节约减损,完善反食品浪费制度。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,建设标准规范、装备先进、产出高效的现代种养设施,发展农业工厂等新形态。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能力建设,引导各类涉农主体向社会化服务领域拓展。创新推广单环节、多环节托管等服务模式,推动服务由粮油作物向经济作物、畜禽水产养殖等领域拓展,由产中向产前、产后环节延伸。

为了确保任务落实,《规划》从压实责任、保障要素等多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,如明确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决扛起主体责任,将农业强国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,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等;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政策协同配合,强化规划、项目、资金、要素间的有效衔接;引导有条件的县(市、区)加快建设农业强县,分类探索差异化、特色化发展模式等。

(来源:中国农机化导报)